9月22日,在山東濟南召開的第八屆多噴嘴對置式煤氣化技術推廣及應用研討會上,專家表示,我國自主煤氣化技術已經跨躍到創新引領階段,在“雙碳”背景下,需要創新思路,持續引領世界大型煤氣化技術發展。
我國煤氣化技術從七八十年代的完全引進,到1986-2005年消化吸收,解決從無到有;2006年至今,掌握原理,實現從弱到強。三十多年持續研發,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目前,我國煤氣化技術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彬表示,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和華東理工大學經過兩代人、30多年的不懈努力,自主創新開發的多噴嘴對置式煤氣化技術打破了國際跨國公司對大型煤氣化技術的壟斷,關鍵技術指標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自2005年首套千噸級煤氣化示范裝置運行至今,已推廣應用于國內外70個工程項目、202臺氣化爐,這在我國煤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為促進我國煤炭清潔高效轉化,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產業鏈穩定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
李彬指出,我國自主煤氣化技術跨躍到創新引領階段,今后要加強四個方面的研究:一是加強基礎研究,開發環境友好大型氣化技術;二是提高原料煤適應性,開展低階煤等特殊煤種氣化研究,探索高硫石油焦、污泥、生物質共氣化,開拓大規模氣化原料適應性;三推動節能降碳,實現能量高效轉化,開發利用高溫顯熱的大型全、半廢鍋流程氣化爐,進一步提高煤氣化效率;四是推進大型化、高壓化、智能化,提高單爐投煤量,降低成本。
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強介紹,近年來,山東能源集團始終堅持科技引領,成功開發出厚煤層綜放開采、水煤漿氣化、粉煤加壓氣化、低壓羰基醋酸合成、煤炭間接液化、煤氣化發電與甲醇聯產等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被列入我國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裝備的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廢鍋-激冷流程氣化裝置于2022年5月29日在榆林能化順利通過72小時性能考核;用于煤制天然氣的世界最大規模4000噸級水煤漿氣化裝置投入高效穩定運行;日處理煤3000噸級的多噴嘴對置式粉煤加壓氣化技術工業化示范裝置正在兗礦魯南化工公司建設。
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朱為宏表示,華理與山東能源持續開展產學研深度融合,培育了一支“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協同創新團隊,是業界合作典范。雙方對標世界一流技術,進一步深化合作,提升合作高度,共同整合組建了“大型煤氣化及煤基新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在華東理工大學教授王輔臣看來,“雙碳”愿景為煤氣化技術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新動能、孕育了新機遇,需要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自主創新,持續研究氣化島到“氣化島+熱力島+環保島”轉化,創新單元技術,優化工藝流程,提高系統能效,降低投資。
研討會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和華東理工大學共同承辦。
2023年5月27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有關專家,在北京召開了《晉北煤大型氣化工藝應用研究》晉華爐工業試燒成果評審會。評審委員會認為,晉華爐氣化晉北煤可行,一致同意通過評審。
近日,從新疆天業匯合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業匯合新材料公司”)傳來喜訊,該公司“點石成金”技術攻關小組研究的水煤漿氣化原料配比優化課題實現30%低價準東露天煤等量替代優質煤井供煤的突破,預計20...
近日,中科合肥煤氣化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合氣化)與新疆天業匯合新材料有限公司簽約49萬噸/年碳基固廢資源化及余熱余壓利用項目鍋爐標段總承包項目。
4月15日,由華陸公司自主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合成氣大型高效低溫脫硫脫碳關鍵技術”,在西安通過陜西省化工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由西安交通大學教授楊伯倫等5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技...
近日,從新疆天業匯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傳出消息,該公司“點石成金”技術攻關小組研究的水煤漿氣化原料配比優化課題取得突破,可實現30%低價準東露天煤等量替代優質煤,預計2023年可降低生產成本2.53億...
3月28日,由清華大學和江蘇斯爾邦石化有限公司完成的“百萬噸級甲醇制烯烴反應—再生系統數字化模擬優化及工業應用”項目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